Skip to content
Skip to navigation
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| HRIC
搜索表单
搜索
English
简体中文
繁體中文
Main menu - CS
关于我们
呼吁工作
媒体
公民广场
文章选登
中国人权每日简报
中国人权出版物
资料库
专题焦聚
六四概述
香港
中国与联合国
人权捍卫者
709大抓捕
厦门聚会案
长沙公益仨
女权
当前位置
首页
思想争鸣
张雪忠:为什么说“法治先于民主”的主张是错的?(图)
就一个国家的政治转型而言,无论是从政治理论,还是从人类政治实践的历史来看,法治及其所保障的个人自由都不可能“先于民主”而达成,而只能“经由民主”而达成。当国家权力被一个人或少数人所垄断时,就不可能会尊重个人自由,因为这种权力垄断状态的存续,本身就必须以压制或剥夺个人自由为前提。
2019年03月13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思想争鸣
沥泉:“福山悖论”的启示:自由会遭遇挫折,但人性终将冲破铁壁(图)
福山认为,只有自由民主制,在平等的、相互的和有意义的基础上满足了人性寻求“承认”的需要,在自由与尊严中,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均衡才得以建立。人类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会一直持续下去,但是人类对政治探索已经结束——没有哪一种制度,能比民主限政体制更加顺应人性。
2019年03月13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思想争鸣
秦晖:“勿以一人之私为天下大公”(图)
在一个好的制度中,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考虑。只要我愿意,我的一毛可以为天下舍出来;可是,谁也没有权利强迫你这样做这样的制度安排,正是为了保护君子不受小人之害,真君子不受伪君子之害,正是为了尽可能的使君子变得更多、更真。
2019年03月01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思想争鸣
严家祺:“崇拜”不是“爱”
“崇拜”与“爱”一样,是一个古老的话题,也是永恒的话题。全部人类史表明,个人崇拜从来是不能持久的。“崇拜”是一种“不对称现象”,“被崇拜者”与“崇拜者”之间距离愈大,“崇拜”的“效应”就愈显著。“爱”需要亲近,距离愈大,爱就愈难实现。
2019年02月15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评论
孙立平新年感言(图)
在又一个新春到来的时候,我还想强调人性这个问题。无论遇到什么,尤其是在我们一时难以判断是非的时候,记住我前面的那句话:基于最基本的人性,分清是非对错;基于最基本的人性,明辨世界和文明的走势。这样才不会迷失。
2019年02月07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评论
李承鹏:你删除得了世界,却删除不了尊严
说话是一种尊严。是记忆的尊严,敢把历史的真相载于竹简。当说话不再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权利,却要等待权力的授予……这件事让一个泱泱大国蒙羞。世界就在那里,你总是不选择面对而是选择删除。问题是,你删除得了世界,却删除不了尊严。
2019年02月07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思想争鸣
林猛:为冲刺做好准备的天才,却被中途驱离赛场——悼晓辉(图)
从晓辉的遭际可以看出——他那么天才,又那么自律、有毅力,内在地已经为未来的冲刺做好了准备,却被中途驱离了赛场——我们的时代并没有为容纳这样一个人做好准备。我们哀悼他,不仅有私人的情感,也是为这样一种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而扼腕。安息了,晓辉,从此不再漂泊了。愿你在另一个世界,有书、有音乐、有电影、有亲人陪伴。
2019年01月30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人物
陶斯亮:我当初如何统战方励之的
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央统战部工作时,我曾干了一件自以为是的事儿。我一厢情愿地想将一些异见人士从“圈外”拉到“圈内”来,其中花心思最多的是方励之。桀骜不驯的方励之却并不领会我们对他的好意,在改旗易帜的路上越走越远,很快中国政局风云突变,方励之终于走上了不归路。
2019年01月25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人物
川上人:警惕“中国模式”演化为“中国病”
笔者不赞成“中国模式”的说法,但是如果把以强势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定义为“中国模式”,我认为这种模式确实是存在的。在运行多年以后,这种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,必须痛下决心,对过去的发展模式进行根本改造。如果心存侥幸,继续敷衍,问题叠加,前景不堪设想。
2019年01月24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政府问责
胡平:知识分子的天职——赞郑也夫文章(图)
郑也夫通过发表这篇文章,给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榜样。中国知识界有不少这样的榜样。正如郑也夫所说:如果有更多的知识分子“都忠实于自己的良知,都勇于讲出自己的看法,中国不会是今天的样子”。
2019年01月18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评论
页面
« 第一页
‹ 前一页
1
2
3
4
5
6
7
8
9
…
下一页 ›
末页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