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Skip to navigation
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| HRIC
搜索表单
搜索
English
简体中文
繁體中文
Main menu - CS
关于我们
呼吁工作
媒体
公民广场
文章选登
中国人权每日简报
中国人权出版物
资料库
专题焦聚
六四概述
香港
中国与联合国
人权捍卫者
709大抓捕
厦门聚会案
长沙公益仨
女权
当前位置
首页
天安门母亲
美国国会听证会:天安门30周年:审视中国镇压的演变
由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和汤姆∙兰托斯人权委员会主持
2019年06月06日
声明
六四
中国公民运动网:八九“六四”幸存者陈云飞讲述30年抗争史(图)
我最想实现的愿望就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面。先人有说:“苛政猛于虎”,任何一种苛政都会害人。“驯兽”是一种行业,是一种新兴行业。我坐牢就当是在休息,即使被他们杀害,我也觉得比起“六四”的死难者而言,我已经多活了这么多年,该做的做了,该说的也说了。
2019年06月24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黑监狱
陈云飞
杨逢时:相聚在永恒的春季——“天安门六四”三十周年纪念音乐会感言(图、视频)
“六四”给中国留下了不可愈合的伤痕﹐也给千万个家庭造成了永久的悲剧。我所经历的伤痛﹐正是无数个家庭悲剧中的一幕。在纪念“六四”三十周年的今天﹐我要把此曲献给为自由中国捐躯的先烈﹐献给为正义与自由而付出了个人代价的志士仁人﹐献给那些在三十年前经历了丧子丧夫之痛的“天安门母亲”。
2019年06月21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六四
王康执笔:中国8964三十周年纪念华盛顿宣言
我们,8964参与者、亲历者、见证者、幸存者和国际支持者,在自由世界首都庄严集会,共同发表《中国8964三十周年纪念华盛顿宣言》。参与8964,是我们人生莫大的幸运和至高的荣耀。今天,我们以手抚膺,指天临地,道出我们郁积30年的心声。
2019年06月11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政府问责
博微:回忆往事,并不如烟——怀念杨明湖在崇文机修的日子(图)
岁月匆匆,自1978年与明湖在崇文机修分手后再也没有见过他,也不知道他的信息。没想到多年后再听到他的消息时,他已经于25年前在天安门前的长安街上洒下了鲜血并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。他为正义而献身,他走的如此匆忙,他又走的如此坚强。
2019年06月07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天安门母亲
铁轨:三十年前的长安街上
北京的六月四日晚,电台已没有正常广播。午夜开始,中央广播电台干脆放起了《国际歌》。我两眼含着泪,大声跟着唱了很久。那一天是我的生日。从那以后,我决定不再过我自己的生日。一九八九年六月(三)四日应该是国殇日。
2019年06月07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六四
丁子霖
尤维洁:把六四屠杀的罪恶永远钉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(图)
今年是89年“六四”屠城惨案三十周年。这对我们难属群体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年。三十年了,我们期望来自于政府有诚意的就屠城惨案的道歉,至今未果。“六四”惨案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的伤痕。我想,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,“六四”惨案终将会在中国得到公道、公平正义的那一天。
2019年06月04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政府问责
VOA丁力:六四30周年几位老留学生致其他老一代留学生公开信(图)
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,六四已经成为尘封的记忆。而“天安门母亲”却从来没有停止抗争。她们要求中国政府平反六四,但是她们的声音如此微弱,多年来,他们的遗孀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,独自把孩子养大。希望“能为三十年前在北京殉难的那些年轻的理想主义者点上一枝蜡烛,也为他们的亲人送去一份慰藉。”
2019年05月29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六四
刘晓波:六四遗产和人权运动——六四十四周年祭(遗作)
民间人权意识的普遍觉醒,无疑是六四留下的最重要遗产,全副武装的军队和坦克镇压了手无寸铁的民众之时,醒目的人权大灾难刺痛了人类正义的目光,也唤醒了国内外的良知。一旦统治者动用暴力,其权威便随之丧失。六四大屠杀导致中共统治的道义合法性基本丧失。
2019年05月23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六四
刘晓波
余杰:从一棵树变成一只鸟——介绍《刘霞诗选》(图)
作为诗人的刘霞比作为诗人的刘晓波更优秀。刘霞写过很多首送给刘晓波的诗,第一首是《一九八九年六月二日——给晓波》,最后一段是:“也可能此时正有神话诞生/然而阳光太刺眼/使我无法看到它。”那时,刘霞是广场上一名普通的参与者,她远远眺望在广场中心的刘晓波,却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就此紧紧相连。
2019年05月23日
中国人权双周刊
人物
刘霞
页面
« 第一页
‹ 前一页
1
2
3
4
5
6
7
8
9
…
下一页 ›
末页 »